银川花博园:从“沉睡花园”到“活力空间”-新华网

银川花博园:从“沉睡花园”到“活力空间”

2025-09-18 10:15:50
来源:银川花博园文化产业服务有限公司

  夜幕降临,“山海灯会”的华彩骤然迸发,幽深湖面上,夜游船和竹筏曳着暖光,划破粼粼星河……

  今天的银川花博园,正经历前所未有的“蝶变”:从春开秋谢的季节性“赏花公园”,华丽转身为一座昼夜不息、四季常新的“全时活力空间”。

  谁曾想,这座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乃至我国西北最大的花卉展览园区,一年前还深陷资源沉睡的窘境。

  2017年,中国第九届花卉博览会在这里精彩谢幕,为宁夏首府银川市留下了近4平方公里园区,以及综合馆、四季馆、湿地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和场馆。然而,由于缺乏适合的后续有效利用模式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、设计精美的两轴、四岛、六馆、多展园、云轨观光线等城市公园配套服务项目如同蒙尘明珠,难以焕发匹配其体量应有的光彩,银川花博园持续运营一度步履维艰。 

  破局的关键钥匙,在于对“文旅+”内涵的深刻挖掘与全时运营链条的精心重构。

  2024年伊始,为激活“沉睡资源”,银川城发集团通过整合资源,精心策划,让“生态绿”向“发展绿”转变,这也迎来了银川花博园锐意转型——不再囿于花卉展示的单一功能,而是向着文化沉浸、亲子娱乐、夜间消费的多元空间奋力迈进。基础设施焕新升级,亮化工程赋予夜色灵魂,互动装置于不经意间唤醒惊喜:玫瑰花束雕塑在夜色中绽放流光,动态蝴蝶灯随行人脚步轻盈起舞,音乐盒流淌的旋律点缀着休憩时光……上下齐心努力下,沉睡的资源被一一唤醒,每一寸土地都被赋予参与感与生命力。 

  全时活力的密码,尤在开启“活力”:

  “山海之夜”夜游项目,将游船、光影水幕与桥体亮化巧妙编织,营造“船在水中行,人在画中游”的诗意画卷;当知名歌手与乐队的旋律在主舞台区域澎湃响起,“音乐+国庆+文旅”的创新模式,瞬间点燃了游客的激情;各城市展园亦不甘寂寞,京剧的铿锵、杂技的惊险、舞蹈的曼妙,在江苏园、安徽园等特色空间轮番上演,让地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鲜活起来。

  这一系列充满创意的组合拳,成功引爆了客流洪峰:2024年“十一”重装开园至今,银川花博园游客接待量如火箭般蹿升至420万人次,同比增长近400%,创下历史峰值。曾经闲置的空间被欢笑与人潮填满,口碑亦如涟漪般扩散。

  更令人瞩目的是,新时代银川花博园的律动,强劲融入银川市环阅海湖区域发展的大动脉中,与览山公园、阅海湖等璀璨珍珠串珠成链,交相辉映。

  经过有形与无形两只大手协同调控,应运而生的“阅云湾览山音乐季”等活动如同金色丝带,串联起阅海湾中央商务区、欢乐岛公园等关键节点,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八方游客“一站式”畅游“塞上湖城”的体验,更以6500万元的区域联动营收,成为激活周边餐饮、住宿、交通协同发展的强力引擎,尤其成为银川阅海湾冲刺4A级景区宏图的有力注脚。

  从昔日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的沉寂赏花地,到如今声名鹊起的西北名园,银川花博园正以“全时活力空间”的新生姿态向世人宣告:资源盘活并非简单的物理更新,而是持续注入文化、创意与烟火气的过程——唯有如此,方能将沉淀的潜力转化为澎湃的动力,真正开启文旅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,让丰富资源焕发出超越季节、超越预期的持久生命力。

【纠错】 责任编辑:张洁龙